跳到主要内容
蕴瑜课堂
登录
  • 首页
  • 分类课程
    大学城校区 [090] 学生工作处 [093] 保卫处 [095] 教师发展中心 [101] 机电工程学院 [102] 自动化学院 [103] 轻工化工学院 [104] 信息工程学院 [105]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107] 计算机学院 [108] 材料与能源学院 [10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0] 外国语学院 [11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118] 生物医药学院 [119] 集成电路学院 [131] 创新创业学院 [133] 体育学院 [134] 实验教学部 [135] 通识教育中心 [137]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138]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142] 图书馆 [145]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149] 工会
    东风路校区 [113] 艺术与设计学院 [11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30] 继续教育学院
    龙洞校区 [106] 管理学院 [111] 数学与统计学院 [114] 法学院 [1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117] 经济学院
    揭阳校区 [140] 先进制造学院
    番禺校区 [120] 国际教育学院
  • 教师建课指南
  • 数据统计系统
  • 文件库
  • 教师申请课程
    一键建课 申请课程 申请列表
  • AI工具
  • 更多
  • 简体中文 ‎(zh_cn)‎
    简体中文 ‎(zh_cn)‎ English ‎(en)‎
  1. 课程
  2. 轻工化工学院

轻工化工学院

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普通化学是非化学化工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本门课程中,通过对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实际密切有关的重要元素和化合物、新技术、新材料等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必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当代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框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化学基础,能在工程技术中以化学的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并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环境污染、材料制备等科学领域所涉及到的化学问题。

教师: 彭少敏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24年春-刘艳

有机化学24年春-刘艳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工创新与卓越班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反应机理、用途、立体化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初步掌握各反应原理和各化合物的应用,对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及个别化合物作一般了解。

教师: 刘艳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应用化学40+40学时)蔡宁

有机化学(应用化学40+40学时)蔡宁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蔡宁

点击进入该课程

化工设计基础(2024年春季)

化工设计基础(2024年春季)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化工过程模拟(2024年春季)

化工过程模拟(2024年春季)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氢能安全与环保(2024年春季)

氢能安全与环保(2024年春季)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氢能安全与环保》课程旨在深入探讨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问题。课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氢能概述:介绍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的特点,包括其高能量密度、来源多样性、清洁环保等优势,以及在交通、储能、电力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氢能产业链安全:详细分析氢能从生产(制氢)、储存、运输到应用(如燃料电池)的整个产业链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氢气的易燃易爆特性、泄漏风险、火灾和爆炸预防措施等。

氢能环保问题:氢能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制氢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潜在泄漏对环境的影响等。课程会探讨如何减少这些环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安全技术与管理:介绍氢能安全检测、监测预警技术,以及氢能设施的安全评估与完整性管理,包括氢气泄漏检测、火灾和爆炸预防技术、氢能装备的安全性能评价等。

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讲解氢能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事故应急计划、人员疏散、事故现场处理等,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政策与法规:分析国内外氢能安全与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氢能产业的发展。

案例研究:通过具体的氢能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和教训,以及如何从中吸取经验,提高氢能产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员对氢能安全与环保问题的认识,提高他们在氢能产业中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力,为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化工过程控制

化工过程控制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现代催化技术-2024年春硕士生

现代催化技术-2024年春硕士生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现代催化技术》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

教师: 李永峰

点击进入该课程

化学产品设计与开发

化学产品设计与开发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于会娟

点击进入该课程

能源化工设计(2023年秋季)

能源化工设计(2023年秋季)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能源化工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相关化工专业课后,进行能源和化工领域的化工过程设计,为解决化工项目(化工厂)建设过程中工程问题的一门工程实践课,旨在开发和优化能源生产、传输、转化和利用过程以及化工生产过程。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 复制 2

有机化学 复制 2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是轻工化工学院开设的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及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典型反应、反应机理、化合物用途、立体化学、芳香性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初步掌握各反应原理和各化合物的应用,对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及个别化合物作一般了解。


教师: 李先纬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工卓越班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反应机理、用途、立体化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初步掌握各反应原理和各化合物的应用,对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及个别化合物作一般了解。


教师: 李先纬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23年秋-刘艳

有机化学23年秋-刘艳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是是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反应、反应机理、用途、立体化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初步掌握各反应原理和各化合物的应用,对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及个别化合物作一般了解。

教师: 刘艳

点击进入该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 (XZM)

高等有机化学 (XZM)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高等有机化学是轻工化工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高等有机化学又名物理有机和理论有机化学
•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以及有机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研究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对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化学反应历程。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量子化学和以此为依据的化学键理论和电子理论。 通过对一般典型有机结构的性质及典型反应历程的研究,使有机合成化学家有可能运用这些理性认识来推测未知有机物极其在反应中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设计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化合物,考虑合成中的最好原料和最理想的合成路线等。




教师: 谢珍茗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材料类创新班56学时)-蔡宁

有机化学(材料类创新班56学时)-蔡宁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蔡宁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23年春-刘艳

有机化学23年春-刘艳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刘艳

点击进入该课程

化工过程模拟(2023年春季)

化工过程模拟(2023年春季)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化工过程安全(2022年秋季)

化工过程安全(2022年秋季)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叶飞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32学时)蔡宁

有机化学(32学时)蔡宁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蔡宁

点击进入该课程

有机化学(高分子56学时)蔡宁

有机化学(高分子56学时)蔡宁

课程类别轻工化工学院
教师: 蔡宁

点击进入该课程

  • Previous page
  • 1(current)
  • 2
  • 3(current)
  • 4(current)
  • Next page
课程类别
  • 示例课程 8
  • 学生工作处 1
  • 保卫处 2
  • 教师发展中心 4
  • 机电工程学院 103
    • 自动化学院 21
      • 轻工化工学院 68
        • 信息工程学院 24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6
            • 管理学院 91
              • 计算机学院 87
                • 材料与能源学院 46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 外国语学院 22
                      • 数学与统计学院 2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48
                          • 艺术与设计学院 4
                            • AI+生成式教学过程共创 40
                            • AI+校企融合知识图谱共创 1
                            • AI+虚拟仿真教学体验共创 1
                          • 法学院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64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73
                                • 经济学院 85
                                  • 生物医药学院 8
                                    • 集成电路学院 1
                                    • 国际教育学院 21
                                    • 继续教育学院 4
                                      • 2025年春季
                                        • 23级 24
                                        • 24级 69
                                        • 25级 40
                                      • 2024年秋季
                                        • 23级 39
                                        • 24级 52
                                      • 2024年春季
                                        • 23级 55
                                        • 24级 40
                                      • 2023年秋季 52
                                      • 2023年春季 42
                                      • 自考 17
                                    • 创新创业学院 1
                                    • 体育学院 10
                                      • 实验教学部 21
                                        • 通识教育中心 18
                                          •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0
                                          •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1
                                          • 先进制造学院 59
                                          • 图书馆 2
                                          •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12
                                            • 试验课程 1
                                            • 测试用课程 5
                                            • 模板课程-请勿更改 1
                                          • 工会 1
                                          • 其他 24
                                            页脚(左)

                                            版块

                                            “蕴瑜课堂”取自我校前身主体广东工学院第一任院长麦蕴瑜之名。麦蕴瑜,我国著名水利专家、南沙接收专员。
                                            “蕴瑜”有收藏积累美好事物之意,寓意着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不断向学生传输知识,让他们不断地积累能力。
                                            “蕴瑜课堂”提供教学、学习与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是高水平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蕴瑜课堂实现与多种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利用教学大数据对学生进行跟踪反馈,具有功能插件多样、数据跟踪详细、开源式、扩展性能优异、维护简单等优点。

                                               电话:

                                               邮箱:courses@gdut.edu.cn

                                            页脚(右)

                                            版块

                                            蕴瑜小课堂

                                            蕴瑜小课堂

                                            问题反馈

                                            问题反馈

                                            Copyright © 2024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ll Rights Reserved

                                            您尚未登录。 (登录)
                                            ‎数据保留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