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蕴瑜课堂
登录
  • 首页
  • 分类课程
    大学城校区 [090] 学生工作处 [093] 保卫处 [095] 教师发展中心 [101] 机电工程学院 [102] 自动化学院 [103] 轻工化工学院 [104] 信息工程学院 [105]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107] 计算机学院 [108] 材料与能源学院 [10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10] 外国语学院 [112]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118] 生物医药学院 [119] 集成电路学院 [131] 创新创业学院 [133] 体育学院 [134] 实验教学部 [135] 通识教育中心 [137]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138]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142] 图书馆 [145]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149] 工会
    东风路校区 [113] 艺术与设计学院 [11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30] 继续教育学院
    龙洞校区 [106] 管理学院 [111] 数学与统计学院 [114] 法学院 [1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117] 经济学院
    揭阳校区 [140] 先进制造学院
    番禺校区 [120] 国际教育学院
  • 教师建课指南
  • 数据统计系统
  • 文件库
  • 教师申请课程
    一键建课 申请课程 申请列表
  • AI工具
  • 更多
  • 简体中文 ‎(zh_cn)‎
    简体中文 ‎(zh_cn)‎ English ‎(_temp_eec90352529a81b42772aa9d45ace860)‎ English ‎(en)‎
  1. 课程
  2. 通识教育中心

通识教育中心

中医科学与技术(24-25下学期)

中医科学与技术(24-25下学期)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教师: 陈开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教师: 陈开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大学语文与写作

大学语文与写作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教师: 陈开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古琴音乐文化与鉴赏

古琴音乐文化与鉴赏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古琴文化与古琴音乐赏析》内容涉及乐理、儒释道三家文化、士人精神以及古琴流派等方面内容。通过讲授古琴文化的理论知识和古琴音乐的表现,让学生对古琴文化和士人精神既有义理上的认识、也有亲身体验,从而明白古琴文化在传统教育和修身中所具有的地位,并启发学生认识到古琴音乐与传统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具有的意义。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古琴雅乐的熏陶,起到移风易俗、颐养心性的作用。


教师: 陈开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古琴演奏技法(初中级)

古琴演奏技法(初中级)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全校公选课

教师: 陈开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中医科学与技术

中医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课程结合中医技术的历史发展,介绍中医针刺、汤药配制技术、药材炮制技术、艾灸、导引术、按摩推拿等技术方法,以及中医学技术与当今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结合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展现中医科学和技术的衍生、发展及其医学贡献。让学子们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医学和中医诊疗方法,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和健康观。


教师: 陈开华

点击进入该课程

语文(一年制)

语文(一年制)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本课程面向少数民族班学生开设一年,共96学时。


教师: 孙菊芬

点击进入该课程

大学美育(二)

大学美育(二)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了解艺术的审美基本特点,赏析经典艺术作品的主题、风格、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等。能够运用艺术理论赏析艺术品,并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能用理论知识去解读美、分析美,从更高层次欣赏美。

教师: 宾静

点击进入该课程

大学美育(一)

大学美育(一)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了解艺术美学和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初步懂得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理论,大致了解艺术各门类不同的概念、特征、类型、要素以及鉴赏方法等。

教师: 宾静

点击进入该课程

剪纸文化与技艺

剪纸文化与技艺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剪纸艺术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佛山剪纸因其鲜明突出的地方色彩、浓郁的岭南特色,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课程以保护和传承佛山剪纸为指向、以佛山剪纸文化为主线,引入佛山剪纸传承人的经验,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佛山剪纸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价值,并能创造出剪纸艺术作品。


教师: 曹凤霞

点击进入该课程

国家宝藏与文化中国

国家宝藏与文化中国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国家宝藏与文化中国》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欣赏国家级宝物的同时,了解其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 宾静

点击进入该课程

晚清人物与近代中国

晚清人物与近代中国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教师: 宾静

点击进入该课程

由案说法

由案说法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本课程从典型法律案例切入,重点介绍合同法、侵权责任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刑法等基本法律,详细讲解侵权责任、违约责任、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结婚离婚、法定继承、劳动合同、犯罪构成等知识点。

教师: 吴凡

点击进入该课程

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基本乐理是音乐学科的入门课程,主要通过讲解相对简单的音乐基础理论,例如,乐音、音程、和弦,调式,演奏法。以培养学生更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师: 傅强

点击进入该课程

香港历史与文化

香港历史与文化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本课程以多学科视角阐述香港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勾勒其来龙去脉,探索其历史本源,以厘清香港与中国、英国历史与文化的渊源关系,使学生对香港的历史与文化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史观,为维护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教师: 宾静

点击进入该课程

海外华侨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本课程的主体部分讲授海外华侨华人的移民史,部分章节讲授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华人作家以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通过讲授华人移民海外的血泪史,奋斗史,能够让同学们“以史为鉴”,以华侨华人为视角,深刻地了解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变迁,同时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解读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了解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独特的文化意蕴,以期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益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中,树立一种更健全、更和谐的现代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 王文艳

点击进入该课程

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工程伦理课程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把握工程伦理知识,技能,具有解决工程过程中的决策能力,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价值观。

教师: 曹凤霞

点击进入该课程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中心

本课程系统介绍《周易》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以及《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教师: 吴晓蔓

点击进入该课程

课程类别
  • 示例课程 7
  • 学生工作处 1
  • 保卫处 2
  • 教师发展中心 4
  • 机电工程学院 103
    • 自动化学院 21
      • 轻工化工学院 65
        • 信息工程学院 23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6
            • 管理学院 91
              • 计算机学院 86
                • 材料与能源学院 46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 外国语学院 22
                      • 数学与统计学院 2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48
                          • 艺术与设计学院 4
                            • AI+生成式教学过程共创 40
                            • AI+校企融合知识图谱共创 1
                            • AI+虚拟仿真教学体验共创 1
                          • 法学院 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65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72
                                • 经济学院 85
                                  • 生物医药学院 8
                                    • 集成电路学院 1
                                    • 国际教育学院 21
                                    • 继续教育学院 4
                                      • 2025年春季
                                        • 23级 23
                                        • 24级 68
                                        • 25级 40
                                      • 2024年秋季
                                        • 23级 39
                                        • 24级 52
                                      • 2024年春季
                                        • 23级 55
                                        • 24级 40
                                      • 2023年秋季 52
                                      • 2023年春季 42
                                      • 自考 17
                                    • 创新创业学院 1
                                    • 体育学院 10
                                      • 实验教学部 21
                                        • 通识教育中心 18
                                          •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0
                                          •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1
                                          • 先进制造学院 59
                                          • 图书馆 2
                                          •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11
                                            • 试验课程 1
                                            • 测试用课程 5
                                            • 模板课程-请勿更改 1
                                          • 工会 1
                                          • 其他 23
                                            页脚(左)

                                            版块

                                            “蕴瑜课堂”取自我校前身主体广东工学院第一任院长麦蕴瑜之名。麦蕴瑜,我国著名水利专家、南沙接收专员。
                                            “蕴瑜”有收藏积累美好事物之意,寓意着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不断向学生传输知识,让他们不断地积累能力。
                                            “蕴瑜课堂”提供教学、学习与教学管理“一站式”服务,是高水平在线课程学习平台。蕴瑜课堂实现与多种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利用教学大数据对学生进行跟踪反馈,具有功能插件多样、数据跟踪详细、开源式、扩展性能优异、维护简单等优点。

                                               电话:

                                               邮箱:courses@gdut.edu.cn

                                            页脚(右)

                                            版块

                                            蕴瑜小课堂

                                            蕴瑜小课堂

                                            问题反馈

                                            问题反馈

                                            Copyright © 2024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ll Rights Reserved

                                            您尚未登录。 (登录)
                                            ‎数据保留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