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阐述: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及建筑艺术成就,中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发展过程及其分类、
建筑艺术成就,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发展历程、特征及陵墓形制、环境和布局特色。
------------------------------------------------------------------------------------------------------------------------------------------------------
4.1 宫殿
4.1.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在瓦没有发明之前,最隆重的宗庙、宫殿,用茅草盖屋顶,夯土筑地基。
图4.1.1 茅草盖屋顶宫殿
4.1.2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瓦只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战国时才广泛应用于宫殿。高台宫室达2000多年。
图4.1.2 高台宫室,阿房宫
4.1.3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各宫斗围以高墙,宫城中又分布许多自成一区的“宫”,这些“宫”与“宫”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
树木等,格局自由,富有园林气息。
图4.1.3 汉长乐未央宫图
4.1.4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至隋文帝时,开始纵向布置“三朝”:广阳门、大兴殿、中华殿。
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迁,古称: 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朝,入阖;宋代称:大朝,
常参,六参及朔望参(每五日及朔、望一参)。也就是: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
朝会三种。
图4.1.4 明南京皇城宫城复原图
4.1.5 汉、唐、明三朝宫殿发展趋势
(1)规模变小。(汉长安长乐宫为6.6k㎡,唐长安大明宫为3.3k㎡,明北京紫禁城为0.73k㎡)
(2)宫中前朝加强纵深,门、殿增多。
(3)后寝宫苑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图4.1.5-1 唐长安城示意图
明清北京宫殿:现存北京宫殿建于明永乐四年,完成于永乐十八年。
图4.1.5-2 明清北京宫殿示意图
(4)明清北京故宫的空间序列:
外朝: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三区
文华殿:太子读书,四库全书
武英殿:原为大臣议事后在此印书籍。称为“殿本”
太和殿: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东至大朝,皇帝庆寿
中和殿:大朝前预备室
保和殿:殿试、宴会
图4.1.5-3 明清北京宫殿实景图
------------------------------------------------------------------------------------------------------------------------------------------------------
4.2 坛庙
4.2.1 祭祀自然神的坛庙
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
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派官致祭。
社稷: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
先农坛:皇帝祭神农和行籍田礼之处。
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
图4.2.1-1 明清北京城主要坛庙分布示意图
明堂:皇帝与季秋大享祭天,配祀祖宗,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祭典和朝会的场所。
汉长安南郊明堂辟雍,是最早的大型建筑遗存武则天在洛阳“万象神宫”最大。
图4.2.1-2 汉长安南郊明堂辟雍复原想象图
4.2.2 祭祀祖先的坛庙
太庙:帝王祖庙
家庙或祠堂:臣下
明制庶人无家庙,仅在居室中设父、祖二代神主,不能安放神主的椟。
4.2.3 先贤祠庙,如:孔子、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
------------------------------------------------------------------------------------------------------------------------------------------------------
4.3 陵墓
4.3.1 陵墓建筑的作用和意义
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释名·释丧制》
桑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思慕之地也。
墓,冢螢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周礼·墓大夫》
①侍奉意义:事死如事生——《左传》
②纪念意义:表达对死去的先帝的纪念、思念之情。
③荫庇意义:风水上选择吉地。
④强化皇权:威严壮观。
⑤防盗:保持永恒性,要求牢固,防止盗墓。
⑥持久性:建造时间较长,执政时即开始修建,一直到死,消耗的人力物力惊人。
4.3.2 陵墓的组成与构成方式
陵墓的组成①地上、地下;②单体形制
陵墓的构成方式①中轴线的处理;②建筑序列的处理;③外部空间构成;
图4.3.2-1 陵墓正门
·陵寝是礼制性、纪念性很强的大规模建筑组 群。其中运用轴线进行建筑和院落的组织,表现出
“居中为尊”传统观念,又创造了富于变化的序列效果。
图4.3.2-2 明孝陵总平面图
4.3.3 等级观念
①帝王陵墓(重选址,重风水)
规模宏伟,坚固耐久,构筑精美
地下建筑称为“方中、玄室、幽宫、地宫”
高大厚实的“封土”称为“方上、宝顶、宝城”
占地可达数百平方公里(陵园)
建筑型制,用料,装修,色彩均有等级限制。
②臣民墓
形式简单,规模有限,地下建筑多为土坑。称为“土壙(kuang)、墓壙、墓穴、墓室”
其上垒成“土丘”,俗称“封土”,大者曰“冢、丘”,一般称为“坟头”。
坟域:寿地、幽宅。
4.3.4 陵墓的发展过程
图4.3.4-1 湖南长沙市象鼻嘴一号西汉木淳墓平、剖面
①黄肠题凑
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
图4.3.4-2 1号墓黄肠题凑结构示意图
②秦陵----以高为贵,以方为尊
345x350x43(现存最古老的帝王陵墓)
“水银以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局地理。”——《史记》
图4.3.4-3 《史记》中秦陵兵马俑实景图
③ 汉陵----帝王墓由此时称为“陵”;臣民为 “坟墓”
·形成完善的规制,“封土”为方形,俗称“方上”,地宫为“方中”(汉武帝陵,240x240m)
·形成帝陵建筑群
·出现石像生-----东汉起
·东汉的规模相对减小,不如西汉的一半,提倡薄葬。
案例:陕西兴平市刘彻汉茂陵
图4.3.4-4 陕西兴平市刘彻汉茂陵
④三国至隋:
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盗墓严重,主张薄葬,陵墓规模缩小,地上不留痕迹——衰落期
早期的“不封不树” → 春秋时期开始地上“封土” → 战国“封土” 日益增大 → 三国时期的“墓而不坟”
⑤隋唐陵:
天下富足,厚葬盛行,追求高大,以方为贵。
·以山为陵------如唐昭陵(唐太宗皇陵)
·乾陵------神道4公里
图4.3.4-5 隋唐乾陵
⑥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经济实力大大削弱,不求高显,规模小。
⑦ 宋陵:
规模不大,地上建筑变化不大,重视墓室。
·地下墓室工整,装修精致,出现陵区,规模小。
·宋有生前不营寿陵的定制。
·工期和经济的制约,形式相似,规模雷同。
⑧元陵:少数民族,四方征战,随死随葬,无处可寻,流沙覆盖。
⑨明陵:体系严整,时代特色鲜明。
图4.3.4-6 南京明孝陵平面图
·方城明楼
下部用砖石砌筑成的方形墩台,为“方城”,上部重檐歇山的碑楼,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宝城宝顶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一种形制,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
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隆状。圆形围墙称宝城,穹隆顶宝顶。
图4.3.4-7 宝城宝顶平面示意图
·13个集中在北京昌平天寿山群峰下的明帝王陵墓,被称为明十三陵。天然的两个阙
(陵区入口的两座小山),长陵为最早、最大的陵(明成祖)。
·明长陵的神道成为陵区的神道。
图4.3.4-8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总平面图
⑩清陵:
A.关外三陵:
永陵----祖陵
福陵----东陵(沈阳郊区):努尔哈赤与皇后
昭陵----北陵(沈阳市内):皇太极与皇后
国家尚未统一,实力薄弱,因此就简
B.清东陵:河北巩县
沿袭明十三陵的制度。共五座帝陵,以顺治的清孝陵为中心,其余各帝陵多仿孝陵,只在
规模上减小。各后陵,妃陵位于帝陵左右,规模小于帝陵。
C.清西陵:河北易县
共四座帝陵,其中慕陵(道光)简朴,由于鸦片战争失利,割地赔款,以“羡慕”东北祖陵
“节俭”为由命名为慕陵。规模小,隆恩殿为单檐歇山顶,不施彩绘,淡雅,清新,格调简朴。
------------------------------------------------------------------------------------------------------------------------------------------------------
思考题
1、各个朝代宫殿建筑的发展。
2、各个朝代陵墓建筑的发展。
3、南京明孝陵与明十三陵的布局特征。
------------------------------------------------------------------------------------------------------------------------------------------------------